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沉思錄> 梁實秋譯版 卷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梁實秋譯版 卷四(1 / 2)

一、吾人內心之主宰,在與自然之道相吻合的時候,對於一切發生之事均能適應,凡是可能的,凡是所遭遇的一切均能從容不迫的適應之。它並不需要某一種固定的物質,在追求其崇高目標之際固然要有若干條件的限制,但如遭遇任何障礙卻能改變其氣質,猶如任何東西投入火內均能被它融化一般。小的火焰可能被它撲滅,但是熊熊的大火便能吸收一切投入之物,焚燬之,結果是火勢更盛。

二、不要做沒有目標的事,亦不要做不合於生活藝術之完美原則的事。

三、一般人隱居在鄉間,在海邊,在山上,你也曾最嚮往這樣的生活。但這乃是最為庸俗的事,因為你隨時可以退隱到你自己心裡去。一個人不能找到一個去處比他自己的靈魂更為清靜——尤其是如果他心中自有丘壑,只消凝神一顧,立刻便可獲得寧靜,所謂寧靜亦即是有條不紊之謂。充分的利用這種退隱的方法,使你自己得到新生。你內心的宗旨要簡單而切要,拿來應用要立刻能解除煩惱,回轉來時對原有的事物不再有何恚意。

你對什麼懷有瞋恚之意呢?是不是人心太壞?你心裡要這樣想,理性的動物是為了彼此互助而生的;忍耐便是公道的一部份;做錯事都不是本願的;試想在此以前,多少人於度過仇視、猜疑、嫉惡、甚至拔刀對殺的生活之後,不都是已經死去變成灰塵了麼——請想一想這樁事,你最後便不復有什麼瞋恚了。你是對整個宇宙中你所分佔的一份覺得不滿麼?要想想宇宙只有兩個解釋:一個是有神主宰一切,一個是原子的因緣湊和。我們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說明宇宙是像一個國家組織一般。是不是肉體方面的苦惱總是抓住你不放呢?你要這樣想,人的心靈一旦收斂起來並且發現其力量之所在,便與實際生活中的順利與坎坷全無關係。還要想想你所聽到過的與服膺過的有關快樂與苦痛的種種道理。

是不是那個無聊的東西,名譽,使你不能忘懷呢?試看,一切事物多麼快的就全被遺忘,過去與未來是什麼樣的一片空虛,讚美之辭是何等的虛妄,對我們恭維的人是如何的善變與缺乏判斷,這一切活動的場所又是如何的狹小偏隘。整個的大地不過是一個點,我們走動的地方更是何等渺小的一個角落!其中能容得多少人,稱讚你的人又是何等樣的人!

所以從今以後,你該退隱到自己那塊小天地裡去。不要過分緊張,不要急燥,要從容自持,要像一個人,一個有人性的人,一個公民,一個塵世凡人,那樣的去面對人生。但是最方便的宗旨當中有兩項你要注意。第一,客觀的事物並不能涉及靈魂,只是在外面靜止著;煩擾皆由內心而起。第二,眼見的世界瞬息萬變,然後趨於消滅;要不斷的想念你自己親見的有多少事物在變。「宇宙即變化:人生即主觀。」

四、如果智力是我們所共有的。那麼使我們成為理性動物的那個理性也是我們所共有的。如果是這樣的,那麼告訴我們何者應為何者不應為的那個理性也是我們所共有的,如果是這樣的,那麼我們是服從一個共同的法則。如果是這樣的,那麼我們都是公民。如果是這樣的,那麼我們都是一個共同組織的分子。如果是這樣的,那麼宇宙便好像是一個國家——因為由人類全體所組成的機構不是國家是什麼呢?——並且從這共同的國家我們獲得了智識的、理性的、與守法的本能,不從這裡獲得從哪裡獲得呢?我身體裡面的土是從土分割出來的,水是從水來的,風是從風來的,火是從火來的——任何事物不能無中生有,猶之任何事物亦不能歸於烏有,——所以智力亦無疑的是其來有自。

五、死,和生一樣,是自然的一項祕密——幾種元素的組合,又離析成為那幾種元素——絕不是什麼可羞恥的事,完全合於理性動物的本質,與人生的法則亦無任何抵觸。

六、這樣的人,便無可避免的會做出這樣的事。如果你希望其不如此,那便等於是希望無花果樹沒有辛辣的汁漿。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常常記住,在很短的期間之內你和他是都要死的,再過不久你們的名姓也不會長留在世間。

七、剷除「我是受了傷害」的觀念,受傷害的感覺立刻就消滅了;剷除那感覺,傷害立刻也就消滅了。

八、凡不能使得一個人本身變得比以前壞的,必不能使得他的生活變得比以前壞,亦必不能從外面或從內面傷害到它。

九、凡屬於對公眾有益之事物,都含有一種本質,迫使它不得不如此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