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重生科技狂人> 第0867章 笔记本全球制造基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67章 笔记本全球制造基地(1 / 2)

大章先发前半部分,明天早上发全文。已经打开本章节的起_点或q_q手机客户端,到时候可以在目录界面长按这一章节名,重新下载即可。

现阶段,全球的电子游戏行业,是怎样一个水平?

首先需要指出一点,由于把游戏主机做为个人电脑的一个分支来布局的唐焕,长达十多年时间的乱入,该领域和原本时空,已经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了。

如果非要找一个形象一点的参照,那就是,在游戏主机方面,目前市场上最高端的畅销产品——三代小霸王游戏机,基本上相当于原本时空里索尼1994年发售的playstation;在个人电脑方面,最新一代的四代方圆个人电脑x,通过6级别的cpu,加上唐焕的各种视频音频加速芯片,以及操作系统层面的支持和优化,相当于原本时空里英特尔在1993年发布奔腾微处理器,所催生出来的pc兼容机。

而这些仅是从硬件角度出发的参照,更大的奥妙还是软件的有力支持。

当下电子游戏业所达成的普遍共识是——32位游戏主机将成为主流;传统的游戏内容存储方式,即卡带,正在被cdro取代;2d技术应用越发成熟,甚至可以巧妙地模拟出某些3d的效果,即俗称的25d。

可以说,能够跟上这个形势的电子游戏从业者,就算是主流;否则的话,只能靠小众和另类吃饭了。

当然了,唐焕所打造出来的强大硬件平台,只是为电子游戏提供了基础的应用环境,游戏是否成功,还要靠开发人员的创意,以及将其转换为游戏软件产品的功力。

在挫折中不断成长的梦工厂游戏工作室,基本上被锤炼成了一个和日本同行比肩的精英团队,并且这个团队的体制已经完善——即使某个成员离开,也能够迅速补充上来合格的继任者。

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改编游戏开始,梦工厂游戏工作室的产量不算少了,但真正让唐焕满意的作品,还是和《模拟城市属于同一类型的《皇帝,不但水准够高,而且体现出来了足够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

在座谈会上,唐焕笑着总结道:白娘子的师父骊山老母,在游戏里出场了,算是拉开了我们所整理的中国神话体系素材的序幕。在这个庞大而又深厚的历史背景下,不管是原有流传的民间故事,还是现在原创的崭新篇章,都能无缝衔接到一起。现在的电子游戏行业,竞争可谓激烈,生存之道还是要打造出来一个拥有自己特色被市场广为接受的系列作品,我就坐等各位的表现了。

梦工厂游戏工作室的份量有限,首富先生呆了两个小时,表达完了自己的重视态度后,便起身离开,与翁菁晶会合到一起,拜访了金庸。

就在今年的3月22日,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明报集团,于香江证券联合交易所上市了,金庸拥有60的股权,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沈宝新拥有15的股权,剩下的25,则按照固定,在股市上分散给了公众人士持有。

香江股市现在的行情,早就恢复并超越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前的水平,业绩不错的明报集团,自然很受投资者欢迎,金庸也随之凭借这个心血结晶而身家大涨。

不过,《明报也越发成为像默多克这样的世界媒体巨头所觊觎的目标,于是不胜其扰的金庸,几个月前就再次询问唐焕的接手意愿。

唐焕考虑了一番,最终决定拿下《明报的控股权,然后和寰亚电视香城电台的控股权集中到一起,交给已经历练得绝对够出色的翁菁晶打理。

首富先生的小了哥,就期待着帮自己的男人多承担一些事务呢,于是乐滋滋地跟着唐焕,一起到了金庸府上,正好遇到对方招待一个和唐焕年纪相仿的男子。

金庸兴致很高地介绍道:唐生,我来引见一下,这是一位了不起的青年才俊——于品海。

在查生和唐生面前,不敢当此赞誉。这个名叫于品海的人,连忙欠着身伸出了双手。

借着握手的功夫,唐焕打量了几眼于品海,随即想起了对方的来历,心里不禁暗自嘀咕,金庸瞧于品海的眼神,和看子侄一样亲切,该不是转让《明报股权的事情,要起波折吧?

于品海是一个混得很开的能人,其大名可不仅仅限于原本时空里,从金庸手里把《明报忽悠到手,但却被媒体揭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留有刑事案底结果不得不主动辞职的闹剧。

要知道,于品海的生意,涉猎涉猎甚广——他还是一个it圈子里的名人。

以下是防d部分,明天早上过来,直接忽略掉吧。

数字化技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tvb也要跟上这个潮流。邵谊夫吩咐道:到现在,tvb的电视剧,少说总共拍了几千集了吧。我已经和唐焕谈好附加条件了,他会以优惠条件,在数字修复方面协助tvb。与此同时,唐焕在给邵氏电影做数字修复的时候,可能会加入对当初制作成员的访谈之类的素材。这些琐碎的事情还挺多的,你记得配合好了。

唐焕之所以掐着时间,从邵谊夫这里告辞出来,是因为白娘子赵雅之应该到家了——显而易见,这个头衔来自即将推出的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

事实上,原本时空里的《新白娘子传奇,虽然评价甚高,但那主要是从内地的眼界来做出的评定。就像很多香江艺人,可能在港台地区很有名气,但却忽略内地市场,进而也被内地观众无视,结果导致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的明星存在于圈子里一样。

内地观众对《新白娘子传奇印象深刻,进而成为一种情怀,原因不外乎当时内地娱乐节目制作水准着实有限,而该剧就像央视版《西游记一样,不涉及什么敏感因素,适合翻来覆去地反复播映,以填补内地电视台在24小时全天播映节目后的大量档期。

诚然,《新白娘子传奇的制作水准,让普通观众点头称道,但只要留心一下,便会发现,整体而言,它的质量从前往后,滑坡得厉害——也就当时内地观众要求不高,才被硬生生地疲劳轰炸出了一种情怀。

究其原因就在于,制作团队因为意见不合,导致分裂得混乱不堪,整部电视剧,几乎不超过10集,便要换一个编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