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红楼之迟迟迎春暖> 红楼之迟迟迎春暖第2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迟迟迎春暖第2部分阅读(2 / 2)

王熙凤笑了笑,既没说对也没说不对,只是瞄了一眼这个与自家爷血缘最为亲近的妹妹,心想往日并不见她主动来找自己,今日却是难得主动一回,身为嫂嫂的自然也不好让妹妹失望,便领着贾迎春俩人随她们主仆一起回院子。

第六章 求助

王熙凤一行人刚走进堂屋里,平儿立时先叫人送上茶果,笑盈盈地请贾迎春和林黛玉在东耳房的炕上稍坐,接着又匆匆地转去另一边伺候王熙凤更衣。

不一会儿,小丫鬟送来几样精致的茶果,王熙凤也同时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过来,半点芥蒂也无地落坐到两人的身旁,贾迎春抬眼飞快地打量她一眼,王熙凤换的这身虽说是家常服,却依旧精贵得很,再加上一屋子的华丽摆饰,真是…王夫人不拿她当枪使才真是傻子。

“平日总不见二妹妹过来找我聊天,昔日我曾想过二爷和二妹妹分明都是大老爷的儿女,可是感情竟比旁人还要淡薄许多,实在叫人惋惜,偏偏我初过门那时,二太太便央着我替她分忧解劳,唉~没想到一转眼就两年多过去,我好像也从没有替二妹妹做过什么事情,如今想来,自己都觉得惭愧。”王熙凤热切地拉住贾迎春的手,一脸欣慰又无奈地说道。

“嫂子这么说可就折煞我了,我一个姑娘家家的,在府里又不愁吃不愁穿,自然没什么事求到嫂子这儿来,只是如今真有了烦心事,却也知道先向嫂子求救,总是没把嫂子当外人不是?”贾迎春侧着头,一副娇憨天真的模样,隐隐带着撒娇的语气,倒把王熙凤的心给哄软了。

“合着是心里有事才来的?得了,至少知道我在妳心里是可以信任的人,快说说是什么样的事,好让嫂子给妳开解开解。”王熙凤心底一软复又一喜,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其实也算不得是我的事,应该说是林妹妹的事才对。”贾迎春掩嘴一笑,眼角顺势斜睨了林黛玉一眼。

“难不成这事是跟林妹妹有关的?”王熙凤微微一愣,这才想起她光顾着和亲妹子打感情牌,差点忘了身边还有另一个妹妹。

“是呀!是呀!不瞒嫂子说,我还是昨晚哄了大半天,她才肯跟我吐露心事的,嫂子原也明白林姑老爷是什么样的出身,更该知道像他们那般家世背景的子弟,从没有教导晚辈住到别人家里白吃白喝的理,哪怕咱们与姑奶奶是嫡亲的亲人,林姑老爷也不可能失了分寸,妳说对吧?”贾迎春点点头,故作懵懂地说道。

“可不是如此,不过这和林姑娘的心事有什么关系?”王熙凤微微一愣,不明究理地反问道。

“二姐姐,还是我自己说吧,”林黛玉听着别人对自家事说三道四的,心里总是觉得不安,便只好硬着头皮主动打断贾迎春将要开口的话,然后抬头对王熙凤说道:“琏二嫂子,其实我来之前,父亲就说过我在这里寄住,万没有叫你们吃亏的理,而且来前也把事情都交代给了王嬷嬷,按理说,昨日王嬷嬷就该向老太太和二舅母表明这件事的,只是不知何故,王嬷嬷迟迟没有提出这件事,事后也没有向我解释,全然当我不知此事的模样,所以我才…。”

“咦?林姑娘说的王嬷嬷该不会是我今早听见的那位吧?奶奶可不晓得,今早前我们去老太太那里时,我在门外彷佛听见几个婆子讨论着有位嬷嬷一早就去向二太太请安,她们还说彷佛是跟着林姑娘来的人,又说二太太院子的几个婆子都没曾拦着她,也不知晓是不是以前认识的人。”原本安静无语的平儿突然开口说道。

“竟还有这等事?不过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毕竟二太太进门好些年之后,姑奶奶才出嫁的,恐怕王嬷嬷还真是二太太安排给姑奶奶陪嫁的人,平儿,妳去好好打听一下,看王嬷嬷跟二太太说过什么话不曾,只是要我说啊,像这种奴才是万不能留在身旁的,她现在也许只是贪了主子的钱,可难保日后不会卖了主子的人。”王熙凤果断地说道。

贾迎春听着心里直赞叹,这王熙凤看起来倒果真有几分精明,又明白这种其中的关节,只是可惜了,虽然王熙凤看着别人行事时,总能一眼就看得明明白白,偏偏轮到她自己身上时,她却嘴硬不肯相信所谓的因果报应,才使得女儿日后受到无辜牵连。

“琏二嫂嫂,那王嬷嬷真是胆大包天!她明明是林妹妹的奶嬷嬷,居然不在林妹妹身边伺候,反而去巴结旁人,哪怕二太太真是她的旧主吧,她也不能如此啊,我看她是觉得林妹妹年纪小,所以才敢明着欺负她…嫂嫂,妳可千万得帮帮林妹妹哪~。”贾迎春心思一转,又一副可怜兮兮地央求着王熙凤。

“我若能帮得上的话,自然是要帮,况且打发个人的事也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妳和林妹妹想求的应该不止这一件事吧?”王熙凤也不傻,自然知道贾迎春不会仅仅为了这点小事而来找她。

“是呀…我是想既然姑老爷都交代了,如果不照着做,肯定对林妹妹不利,但如今再当着老太太的面把钱拿出来,又似乎显得矫情,所以我就想来求嫂子帮忙,本来嘛,嫂子既帮着二太太管家,这笔钱总要交给嫂子手上的,我以为不如把钱直接交给嫂子也是可以的,不过希望嫂子还是找个时机向老太太和二太太透露一二才好,咱们虽不打算弄得人尽皆知,但也不能叫自己心里过不去呀。”贾迎春见状,连忙又心虚地谄笑道。

贾迎春本也没打算为难谁,虽然有些人会觉得这种关乎名声的事应该摊开来说比较好,但是林黛玉既无意与贾母撕破脸,又何必多此一举,反叫贾母平白心生警惕,再说把事情弄得越加似是而非,让别有目的的人自乱阵脚,林黛玉才有机会更早看清谁不安好心。

“说了半天,原来是打算叫我去当坏人来着?妳呀!我平日可真是小瞧妳了。”王熙凤闻言一乐,这样能够表现自己又能拿到好处的机会,她自不会白白放过,只是脸上还要故作不悦地拿手指戳戳贾迎春的额头。

“哎呀!我可是思前想后,苦恼了一整个晚上,怎么都觉得这件事只有拜托嫂子出面是最合适不过的,嫂子刚也说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心疼我一回嘛?再说我是妳的亲妹妹,林妹妹难道就不是啦?”贾迎春如今不过十岁,小丫头使起撒泼耍赖的手段,便连王熙凤也拿她没法子。

“得了,得了,敢情妳在老太太她们面前的乖巧模样都是装出来的不成?竟向我耍起赖皮来了,我哪里说过林妹妹不是亲妹妹的话,妳别瞎胡扯了,不过既是林姑老爷曾这么交代过,林妹妹可知道是个什么章程不?总得告诉我仔细,我才好向老太太和二太太解释啊。”王熙凤此时对于贾迎春看似没有芥蒂的娇嗔不止未有多少恼意,反而还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亲切,于是对林黛玉的事倒也真有几分上心了。

林黛玉闻言,立刻乖巧地拿出一个荷包,并且简单明了地说了林如海曾交代的几句话,不过原先提及的一千两却变成了五百两,只因贾迎春曾对她细算过贾府里的一些花费该有多少,她虽不知贾迎春为何那般了解府里的用度,可也明白贾迎春不会骗她,于是自己作主折了一半,但是另一半却还有其他的用途。

王熙凤仔细记下林黛玉说的话之后,却见林黛玉又另拿出一个荷包,说道:“玉儿虽不懂管事之道,却明白琏二嫂嫂平日管的事极为繁重,日子肯定得比其他人辛苦许多,玉儿也没别的能报答琏二嫂嫂,这点小意思还请嫂嫂不要拒绝玉儿。”

“哎!妳这小丫头哪学来这些有的没的,我做嫂子的替妹妹打算本就应当应份的,怎好再收妳的礼?”王熙凤心喜林黛玉的懂眼色,嘴里又不免要做做样子。

“要不嫂嫂就当替玉儿打赏妳身边几位姐姐的吧,其实许多事玉儿都不懂,日后少不得还要麻烦嫂嫂指点几句。”林黛玉一脸坚定地把荷包放进王熙凤手心里。

贾迎春见到林黛玉居然如此明理,心里突然大大地松一口气,接着就有些了然,其实她原也想不明白贾敏既然能与林如海恩爱多年的人,必然不是什么没智慧的女人,怎么可能在自己都快不行的情况下,还不知道指点林黛玉一些人情世故呢?原著里也言明贾敏生前曾对林黛玉说过许多荣国府里的新旧事迹,她又怎么可能会不提及往日与王夫人的恩怨?说到底还是一群人欺林黛玉年幼,再加上贾母那般作伪的疼爱叫林黛玉误以为外祖母家可靠罢了。

再说林黛玉本身也是极聪明且心细的,若不是进了荣国府之后,因着父母早亡,不得不寄人篱下的缘故,使她的性情被压抑得越发胆怯敏感的话,以她早就看明白荣国府里那些曲曲折折的情况下,又如何会走到凄惨的地步?说来说去,还是那该死的木石前盟暗地里闹出来的祸。

“想不到林妹妹小小年纪就这般懂事,妳放心吧,凡事有嫂子在呢,断不会叫妳在府里受委屈的。”王熙凤不动声色地捏了捏荷包,随即一脸真心诚意地允诺道。

“真是太好了!以后有嫂嫂帮忙,林妹妹就不必担心啦,只是那个王嬷嬷怎么办呢?林妹妹才来到咱们家,那婆子便已经明着欺负林妹妹不知事,亏她还是林妹妹的奶嬷嬷,怎地敢这样狠心?!若是文嬷嬷也这么对我的话,我肯定要伤心透的。”贾迎春开心地拍手庆贺,可没一会儿功夫又像想起什么似地突然恹了下来。

“二姑娘放心吧,不过是个下人的去留罢了,只因着王嬷嬷是林姑娘的奶嬷嬷,又是姑奶奶陪嫁之人,如今姑奶奶虽然不在了,可还有林姑娘这个主子呢,无论如何她也要听从林姑娘的话才是,林姑娘若说不要她了,难不成她敢想着回头求咱们收留她?”平儿点点头,然后又状似无意地说道。

“既然她仍只认二舅母那个旧主,二舅母若想要便还她吧,我是断不敢留下王嬷嬷了,况且身边少个人,我还能省份月例钱呢,二姐姐,妳说是不是?”林黛玉嘟着嘴,满脸不悦地甩头回道。

“妳快别说了,好歹是个官家小姐,这么一说不止显得俗气,还叫嫂嫂看笑话。”贾迎春微嗔地轻拍林黛玉的头,只是心里又忍不住担心林黛玉若做得过头,免不了依旧惹来小性子的风评。

不过现在的王熙凤会觉得林黛玉这番举止是尖酸刻薄小性子吗?自然不会,毕竟林黛玉才初入贾府,又是个六岁的小女娃,小孩子嘛,哪个不是说风是风、说雨是雨的性子?所以林黛玉这说翻脸就翻脸的反应在王熙凤眼里看来,其实是极为正常的。

第七章 调养

贾迎春和林黛玉在王熙凤这里说完话之后,便带上平儿细心着人打包好的一堆糕点零嘴,开开心心地携手回贾赦院去了,只是两人刚刚踏进院门而已,又被在正房里坐着的邢夫人给拦了下来。

“迎丫头,刚刚秦显家的才把今年铺子上的账本送过来,还顺道进了几疋布料,说是知晓林丫头刚来咱们府里,想着这京里的天气不比扬州那里,她担心林丫头带来的衣裳不够,所以特地去寻了颜色素淡的来让林丫头做衣裳,我听着秦显家的话也没错,到底是该如此,昨日琏儿媳妇说了半天要找缎子的事,最终却不见半点影儿,倒不如咱们自己做一做,还能轻省些,妳们既然回来了,回头我让王善保家的去替妳们量一量身子,趁着年前赶一赶工,过年也有新衣裳穿。”邢夫人指着桌上的几本账簿以及一旁的几疋布匹,笑瞇瞇地说道。

“既是秦大娘细心挑选的,规矩上肯定不会出什么差错,而且这些颜色也的确合适林妹妹现在来用,连我看着都喜欢极了呢,太太,不如我和林妹妹都各做一套可好?”贾迎春笑着点头附和一句。

贾迎春方才已经仔细看过秦显家的送的布料只有米白、琥珀和杏黄等的颜色,而且一贯都是没有花纹点缀的布面,可见得确实有用心打点的,贾迎春也知按理来说,林黛玉初初来到贾府之时,虽是正逢母孝期间,可偏偏贾母仍然健在,她当然是不能穿着一身素白的衣服,无端端惹人侧目,但也不好叫她连替母亲尽一丝孝心都不能够,可惜这一家子人全然没有顾虑到这一点,贾迎春心想,若非林黛玉有心隐瞒,那林如海又怎会认定贾家可靠?

贾迎春越想越是觉得一定要让林黛玉不能对林如海隐瞒事实,唯有让林如海知道女儿在贾府的艰难,他才不会轻易认为自己死了也无所谓。

“妳这丫头真是胡闹,既是年节时候要穿的衣裳,怎能不喜庆一些?林丫头是不得已才如此,妳若跟着瞎起哄,小心老爷见了要恼妳不懂事。”邢夫人没好气地戳戳贾迎春的额头。

“老爷才不会注意到这些事情,他从来就不记得有我这女儿呢,又哪里会管我穿什么用什么?便是昨日林妹妹好不容易来了,他都不曾想着要见上一面。”贾迎春闻言,只是勉强压下心中无端浮起的酸涩,嘟嘴不依地回道。

“妳浑说什么?!老爷虽说是个…好歹还算明白人情世故的,林丫头转到年后就七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妳又不是不懂,老爷不见林丫头自然也是因着这个道理,林丫头,妳可别因为妳大舅舅不见妳,妳便心生恼意,以为他不喜欢妳,其实呀,咱们大房的人再浑也从没有二房那等不懂分寸的破事,我且不提别的,就说养在老太太身边的宝玉,妳瞧瞧他都要八岁了,偏偏四书五经还读不完一本不说,日日只知黏在老太太身边,整天和屋里的几个丫鬟嬉闹玩耍,可怜我是生不了儿子,可但凡有能傍身的一儿半女,又得害怕学去宝玉那副作派,亏得迎丫头是个聪明的,不然我真不知要如何是好。”邢夫人先是对贾迎春嗔恼一番后,又摇头无奈地对林黛玉叹道。

“大舅母快别这么说,玉儿岂不知大舅舅一番心意,二舅母也说过叫我别与宝二哥一道玩闹,我更是不能不听了。”林黛玉微微羞涩地赶忙回道。

“我知妳是个懂事贴心的孩子,甭管妳二舅母她心里什么想头,这几句话倒是该听进耳朵的,也罢,咱们不提这些闹心的事,妳们俩先回房休息吧,别在这里冻着了。”邢夫人哪里不知王夫人特意对林黛玉一番苦心告诫的用意,不过既是目的相同,她也就不费心戳破王夫人的小心思了。

贾迎春听得邢夫人的话,心中顿时恍然,莫怪她会误会那位大老爷,实在是贾赦本就是个急中色鬼,又有许多不良行径,再加上对红楼的理解谬误甚多,以致于她忽略掉其他细节,话说荣国府里的规矩与宁国府相比还算是有模有样的,而唯一的例外还真只有与贾宝玉相关的种种了。

当贾迎春牵着林黛玉回到菲雪阁,留守的绣橘和鹦哥已贴心地快步上前迎接两人进屋歇息。

冬季时,一般大户人家因惧寒贪暖,是以除去必要的活动外皆甚少外出,几乎都如同贾府内一样,只是三三两两地窝在暖和的屋里百~万\小!说或者闲聊,更有那一时兴起的还会信手拈来一首诗、一副画。

贾迎春接过司棋递上来的热茶,一壁暖手,一壁看向满脸忐忑地站在门边的鹦哥,转头对林黛玉说道:“按理说,老太太既把鹦哥拨给妳,日后她也算是妳的人了,如此一来,她原来的名字倒不好再使唤,妳不如想想替她换个什么名儿好。”

“嗯…我记得扬州每到春日就有许多杜鹃花,其中我最爱的便是紫色,不妨改叫紫鹃好了,二姐姐觉得这个名字如何?”林黛玉侧着头很认真地想了一想,然后说道。

“妳喜欢就好,左右是个让人叫唤的名字而已,主要的是能对主子忠心耿耿,紫鹃,往后妳可要好好伺候林姑娘,若是待慢她一星半点,别说老太太那里说不过去,便是我知晓了也要饶妳不得。”贾迎春点点头,状似无意地扫向得了新名字的紫鹃一眼。

“紫鹃谢林姑娘赐名,二姑娘放心,紫鹃往后一定会好好伺候林姑娘的,绝不敢叫老太太和二姑娘失望。”紫鹃连忙行礼回道。

贾迎春没打算听紫鹃说什么大话,只是不耐地摆摆手,让紫鹃同司棋她们一起退到一边去,自己拉着林黛玉回到东次间,正想着要做些什么事打发时间之时,忽地想起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药不离身,而原著中所提及的常备药品-人参养荣丸,昨日也曾听林黛玉讲过一回,只是如今林黛玉已不住在贾母那里,想来贾母也不会再叫人替林黛玉准备那些药材了。

“林妹妹,昨日听妳说过妳身子骨不算硬朗,平日都是吃着人参养荣丸养身,不过我想来想去,人都说是药三分毒,哪怕再好的仙丹灵药,终究不能长久,还不如在饮食上用心些才是正理,上次王太医来替老太太看病,曾不经意地说起?br /><b>:</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