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孩子和雁(1 / 2)

梁晓声

在北方的一处大地上有一条河,河水每年的春季都在它折了一个直角弯的地方溢出河床,漫向两岸的原野。于是那河的两岸,在四月里形成了近乎水乡泽国的一景。那儿是北归的雁群喜欢落宿的地方。

离那条河二三里远,有个村子。普通人家的日子都过得很穷的村子。其中最穷的人家有一个孩子。那孩子特别聪明。那特别聪明的孩子特别爱上学。

他从六七岁起就经常到河边钓鱼。

他十四岁那一年,也就是初二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妈妈又愁又无奈地告诉他——因为家里穷,不能供他继续上学了……

这孩子就也愁起来。他委屈。委屈而又不知该向谁去诉说,于是一个人去到他经常去的地方,也就是那条河边去哭。不只大人们愁了委屈了如此,孩子也往往如此。聪明的孩子和刚强的大人一样,只在别人不常去似乎仅属于自己的地方独自落泪。

那正是四月里某一天的傍晚。孩子哭着哭着,被一队雁自晚空徐徐滑翔下来的优美情景吸引住了目光。他想他还不如一只雁,小雁不必上学,不是也可以长成一只双翅丰满的大雁么?他甚至想,他还不如死了的好……

当然,这聪明的孩子没轻生。

他回到家里后,对爸爸妈妈郑重的宣布:他还是要上学读书,争取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而他又说:“我的学费,我要自己解决。”

爸爸妈妈认为他在说赌气话,并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但那一年,他却真的继续上学了。而且,学费也真的是自己解决的。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最近的一座县城里的某些餐馆,菜单上出现了“雁”字。不是徒有其名的一道菜,而的的确确是雁肉在后厨的肉案上被切被剁、被炸被烹……

雁都是那孩子提供的。

后来“保护野生动物法”宣传到那座县城里了,唯利是图的餐馆的菜单上,不敢公然出现“雁”字了。但狡猾的店主每回悄问顾客:“想换换口味儿么?要是想,我这儿可有雁肉。”倘顾客反感,板起脸来加以指责,店主就嘻嘻一笑,说开句玩笑嘛,何必当真!倘若顾客闻言眉飞色舞,显出一脸馋相,便有新鲜的或冷冻的雁肉,又在后厨的肉案上被切被剁。四五月间可以吃到新鲜的,以后则只能吃到冷冻的了……

雁仍是那孩子提供的。

那时那孩子已经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他在与餐馆老板们私下交易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些他认为对他来说很必要的狡猾。

他的父母当然知道他是靠什么解决自己的学费的。他们曾私下里担心地告诫他:“儿呀,那是违法的啊!”

他却说:“违法的事多了。我一名优秀学生,为解决自己的学费每年春秋两季逮几只雁卖,法律就是追究起来,也会网开一面的。”

“但大雁不是家养的鸡鸭鹅,是天地间的灵禽,儿子你做的事罪过呀!”

“那叫我怎么办呢?我已经读到高中了。我相信我一定能考上大学。难道现在我该退学么?”

见父母被问得哑口无言,又说“我也知道我做的事不对,但以后我会以我的方式赎罪的。”

那些他进行过交易的餐馆老板们,曾千方百计地企图从他嘴里套出“绝招”——他是如何逮住雁的?

“你没有枪。再说你送来的雁都是活的,从没有一只带枪伤的。所以你不是用枪打的,这明摆着的事儿吧?”

“是明摆着的事儿。”

“对雁这东西,我也知道一点儿。如果它们在什么地方被枪打过了,哪怕一只也没死伤,那么它们第二年也不会落在同一个地方了。对不?”

“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