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3·魏晋纷争> 三世纪 三〇年代(二三〇—二三九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世纪 三〇年代(二三〇—二三九年)(2 / 2)

7、十月十五日,大辰星旁出现孛星;东方天际也出现孛星。

宫廷禁卫官司令(光禄勋)高堂隆上书说:“帝王无论迁移国都,或兴筑城池,都要恭恭敬敬,先选定祭祀天神地神,以及祭祀祖先的地方。而兴建宫殿时,也都要先兴建皇家祭庙,其次再兴建马厩、仓库,最后才兴建住宅。而今,圜丘(首都南郊圆形祭天神坛)、方泽(首都北郊方形祭地神坛)以及皇家大会堂(明堂)、社稷(“社”是土神,“稷”是农神),各种神位还没有安置。皇家祭庙也没有依照传统礼教,完善规划。而陛下却大肆兴筑宫殿,使人民不能从事他们正常生产(农夫一旦被征集为无价劳工,便无人耕田)。外边的人认为:‘皇宫美女们的费用,跟全国总预算几乎相等。’人民已无力负担,充满怨恨愤怒。《书经》说:‘上天聪明,事实上是人民聪明;上天威严,事实上是人民威严。’(《书经·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指出上天的赏罚,完全根据人民的心意,也就是顺应民心。用砍下来从不曾削刨过的原木做梁做椽,故意使宫殿简陋,正是伊祁放勋(唐)、姚重华(虞)、姒文命(大禹)所建立永垂千秋的美好风范。用美玉兴筑高台和装饰房舍,正是姒履癸(夏癸)、子受辛(商辛)所做出的冒犯皇天的恶行。而今,宫殿的过分兴建,使彗星明显地在天空照耀,这是仁慈的天父恳切的训诫,陛下当竭尽孝子恭谨接受的本分,不应该忽视它,刺激上天更增愤怒。”

高堂隆多次向皇帝直言劝谏,曹叡大不高兴。高级咨询官(侍中)卢毓进言说:“我曾经听说:领袖圣明,则干部正直。古代圣明君王,唯恐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这正是我不如高堂隆的地方。”曹叡怒意才算化解。卢毓是卢植的儿子(卢植,参考一六八年六月)。

8、十二月二十四日,曹魏帝国最高监察长(司空)、颍阴侯(靖侯)陈群逝世。陈群前后很多次上书,对时政得失提出建议。每次都用“亲启密奏”(封事),而把原稿毁掉。当时的人,甚至他的子弟,都不知道。舆论遂认为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三世纪四〇年代时,皇帝(三任帝曹芳)下令收集官员们所呈递的奏章,编辑成册,称《名臣奏议》,大家才发现陈群所提的建议,都叹息敬佩。

袁宏曰:

有人说:“宫廷供应部长(少府)杨阜,岂不是真正忠臣?看到君王做错事,立刻就作强烈的批评。跟别人谈话时,也毫不隐瞒他所作的批评。”可是我却认为:“有仁心的人爱人,爱的人如果是君王,就叫做‘忠’,爱的人如果是父母,就叫做‘孝’。而今,当人的臣属,看到领袖有过失,就全力批评他的过失,而且传播他的过失。这种人,可以说是‘直臣’,却不能说是‘忠臣’。已亡故的最高监察长陈群却不如此,从早谈论到晚,没有一句话谈到领袖的错误,规劝的建议提出数十次,而外面的人却不知道,正人君子们一致肯定:陈群才是长者。”

柏杨曰:

袁宏的著作有《后汉记》《三国名臣颂》,是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看了他对杨阜和陈群的评价,那种凝望人主颜色的马屁精嘴脸,从纸上跳跃欲出。以杨阜的贡献,他用血肉和眼泪,光复国家的失土(参考二一三年八月),而竟然被指控不是忠臣,只因为他向别人透露他曾经指摘领袖的过失。摇尾系统的“忠”,在传统文化中,遂另有特别定义,那就是:一个部属必须包庇领袖的错误,只因领袖神圣得像他娘的屁股,绝不可摸;即令摸了,也绝不可说。忠是一种高尚道德,但在我国历朝历代,却必须如此这般用藏污纳垢的手段维护,必须以有实权的领袖的面子作为标准,这种高尚的道德,便完全变了质和走了样,堕落成官场的升官术、固官术或明哲保身哲学。袁宏之对杨阜贬斥,对陈群尊崇,根据的就是这项官场运转法则。

梁启超说过:“自己被奴性所束缚,而又打算煽动后人的奴性。”袁宏就是活生生的这种动物,使我们警惕。

9、十二月二十六日,曹魏帝曹叡前往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

10、曹魏帝曹叡下诏,命三公及部长级高级官员,每人推荐“才德兼备”的人才一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司马懿推荐兖州(山东省西部)州长(刺史)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人王昶(音g〔厂〕)。

王昶为人谨慎忠厚,给侄儿取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