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3·魏晋纷争> 三世纪 三〇年代(二三〇—二三九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世纪 三〇年代(二三〇—二三九年)(2 / 2)

二月四日,曹叡下诏:“社会风气之朴实和华丽,随着教育文化而改变。兵荒马乱以来,儒家学派经典的研究工作完全荒废。青年们的兴趣和进取方法,不再受经典约束。岂不是教导不恰当,任用官员时,从不考虑他品德的缘故!现在严格调查,从政务署助理(郎吏)开始,学问可以通晓儒家学派一种经典,才干可以担任地方政府首长的,应参加国立大学教授(博士)主持的考试,考试成绩优等的,录用;其他华而不实,不务正道的人,罢黜。”于是,诸葛诞、邓飏免职。

3、夏季,四月,曹魏帝国皇家师傅(太傅)钟繇逝世。

4、六月十一日,曹魏帝国太皇太后卞女士逝世。

秋季,七月,卞女士安葬。

5、曹魏帝国最高指挥官(大司马)曹真,认为蜀汉帝国(首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不断侵犯国境,请求出动大军,从褒斜谷(陕西省太白县西南褒河山谷)深入,作惩罚性的讨伐;如果各将领数道同时进击,可以获得大胜。曹叡批准这个军事计划,下诏:最高统帅(大将军)司马懿,逆汉水而上,由西城(陕西省安康市)向西攻击,跟曹真在汉中(陕西省汉中市)会师。其他将领,分别从子午谷(陕西省宁陕县北)、武威(应为建威,甘肃省西和县)同时并进。最高监察长(司空)陈群劝阻说:“当年,太祖(曹操)到阳平(陕西省勉县西)攻击张鲁(参考二一五年七月),尽量携带豆子小麦,增加粮食的存量。可是,还没有攻下张鲁,粮食已感不足。而今,我们既没有周密的准备,褒斜谷地形又非常凶险,无论进退,都十分困难。转运输送,敌人一定阻截抄掠,如果防止阻截抄掠,就必须多派部队防守险要,那么大军战斗力就会减弱,不可不精密思考。”曹叡采纳陈群的建议。

曹真再上书,要求从子午谷进击。陈群再陈述军事行动的缺点和军费的庞大负担。曹叡把陈群的奏章交给曹真参考,曹真不理会陈群的奏章,遂即出动。

6、八月五日,曹魏帝曹叡向东视察。

八月十九日,抵达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

7、蜀汉帝国丞相诸葛亮(本年五十岁),得到曹魏兵团入侵消息,把大军集结在成固(陕西省城固县)赤坂(陕西省洋县),严阵以待(曹魏兵团逆汉水而上跟从子午谷南下,一定在城固会师),另征召李严率二万人前来汉中(陕西省汉中市)增援;向蜀汉帝(二任)刘禅(本年二十四岁)推荐李严的儿子李丰,当江州(巴郡郡政府所在县·重庆市)司令官(江州都督),办理后勤供应(李严本是江州都督,既率军北上,遗缺命他儿子接任)。

就在这时候,大雨不停,连降三十余日,栈道完全断绝,曹魏帝国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华歆上书说:“陛下神圣的品德,上比姬诵(周王朝二任王)、姬钊(周王朝三任王),但愿以专心治理国家为第一优先,其次再考虑征战。国家建立在人民基础之上,而人民必须穿得暖、吃得饱。如果能使中国(曹魏)没有饥寒的灾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