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知日·了不起的推理> 安村崇:动摇人心中的“日常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安村崇:动摇人心中的“日常性”(1 / 2)

张艺/intervie;text

安村崇/photo

·takashi yasumura

日常风景是安村崇一贯的拍摄对象,在他的摄影集《日常性》(日常らしさ)中可以看到他对生活中微小细节的关注:果篮里金黄的橘子、橱柜里安静摆放的杯子、餐桌上的调味品……有趣的是,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物品在安村崇的照片中失去了日常的熟悉感,变得微妙而陌生。透过这些照片可以感觉到,摄影师的视线仿佛要通过这样细致的凝视,将日常逼到角落,将现实探个水落石出。

在观看这些“日常性”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日常的”照片时,让人不禁感觉到幽默与讽刺,以至于想要反问:我们真的了解近在咫尺的日常生活吗?

《日常性》在1999年获得了佳能写真新世纪摄影大奖。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评价这部摄影集时说道:

“摄影师似乎拿着大型相机拍摄平淡无奇的日常光景,但仔细看他的照片,就会发现些微的偏差。在浴室用具上套一个粉色口袋,或是把盆栽与无机的橡胶管并列放置,还有像蜡像一般站在榻榻米上穿着正装的初老男性(实际上是安村的父亲),颇有策划性摄影的味道。他通过这种微妙的操作,将日常风景转化成了照片中的‘日常性’。”

继《日常性》之后,安村崇陆续拍摄了“描摹自然”(自然をなぞる)系列、“至少像行星一样”(せめて惑星らしく)系列。在这两个系列中,他的目光似乎从日常物品扩展到了大自然,或者说我们生存的星球。照片中看不到人工造物,只有大面积的土地、植被等原始而自然的风景。就像黑色幽默电影的续集一般,在这两个系列中安村崇仍然保留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幽默感。

2012年,安村崇举办了个展“1/1”。展出的作品乍一看像是抽象的色块的组合,仔细观察才发现,安村崇在这一系列中又回归了熟悉的日常物品,而且特别选择了谁也不会多加留意的角落,如墙角、地板与沙发的边缘、楼梯与地面的相接处等等。

关于想要在摄影作品中表现的主题,被定义为“新景观摄影”的安村崇说:“我想通过只有在观看照片时才能获得的体验,动摇人们心中对事物的固有认识。”

if this is a plaottori2002

知日:摄影评论家清水穰在《美术手帖》的评论《“日常”与“无意义”的陷阱》中将你的作品定义为“新景观摄影”(ネオ·コンポラ)。你受到日本的“景观摄影”的影响吗?你怎么看待“新景观摄影”这个定义?

安村崇(以下简称“安村”):我并没有特别意识到对我的定义是“景观摄影”或是怎样,但是从开始摄影之初,我就一直在看牛肠茂雄的《self and others》,在发现对象的方式、通过距离显示摄影者位置的方法等方面,大概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