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历史军事>不朽大皇帝> 第164章 造纸厂和印刷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造纸厂和印刷厂(1 / 2)

杨沐銮驾亲至,身边自然跟随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员,工部尚书陈佑站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陪侍,一一介绍。

他的视察,起到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但是却表明了一个态度,让整个朝廷为这一片工业园区一路开绿灯。

到时候《大苍时报》一刊登,百姓们也都会聚焦这一片园区,争相成为里面的工人。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识字大会要录取五十多个女子的原因,将来这批人是要成为园区的基层干部的。

一路而行,整个园区看起来光秃秃的,到处都有工部的官吏在忙活。

两座在建的厂子占地面积很广,每一座厂子都能容纳几千人同时开工,旁边还是一座纺织厂也正在规划。

纸厂无非就是生产出纸张,这个只需要招收平民,传授一定的技艺就好。

而印刷厂,能够运作的空间就大得多了,像什么《西游记》《寓言故事》《金瓶梅》《三言二拍》都可以通过删减,印刷出来,在国内外发行。

学过一些经济学的杨沐,并不担心老百姓买不起这些书籍,因为目前苍国老百姓的口袋已经开始富起来了,银子积蓄在家里,只不过是冷冰冰的金属,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能真正叫做货币。

购买书籍并不会让百姓们的家庭变得贫穷,而是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上升,让产业更密集,普通百姓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带动工价也水涨船高,得利的必将是所有的老百姓。

如果这些书籍能畅销国外,那就等于是赚取外汇,真正的大赚特赚。

果然,经过第三期报纸的宣传,杨沐视察的消息迅速在百姓中引起了热议,待工部发布了招工消息之后,报名者争先恐后。

一方面,皇帝陛下的支持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工钱的诱惑也难以抵挡。

因为,在第四期的报纸上标注了工价,普通岗位最低一两银子一个月,少数岗位达到了二两银子一个月!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一年的总收入普遍都在十两银子以下,过去那些没有田地的农民家庭,一年能赚五六两银子就不错了,缴纳了人丁税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剩余,一年难得吃一顿饱饭!

一两银子一个月,相当于一个人赚得比一大家人还多!

所以,报名者积极踊跃,也就在情理之中。

当然,工部也遵循了杨沐的旨意,在一些轻松细致的岗位上,倾向于家庭贫困的妇女,家庭负担沉重的优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