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承德围棋故事> 第一百八十四章、棋社趣事(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四章、棋社趣事(16)(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翻开《道德经》劈头就是这一句,老子并不是要否定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

;;;;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

;;;;老子要提醒我们注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那麼这不可道不可名的常道是什麼呢?

;;;;在整本《道德经》内,老子至始至终都没有告诉我们,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老子也把这真正的大道说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常道了。

;;;;即使用“道”这个名称,老子也只是说这是勉强为之,请大家不要太执著於“道”这个名称。

;;;;既然老子没有告诉我们道是什麼,那麼《道德经》五千言都说了些什麼呢?

;;;;其实,老子一方面有所言,另一方面却也无所言,在言与不言不间,老子就将那恒常不变的大道向我们透露了出来。我们再继续看下去。

;;;;老子虽然没有向我们解释“道”是什麼,但是却接著提出“无”和“有”,要我们从“无”、“有”去体会道。

;;;;首先,老子把我们注意力引到了天地万物。

;;;;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是根源,天地本就是无,就是说天地之初开,本没有什麼东西去推动,天地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天地虽然不去推动万事万物的形成,但万物却在天地中形成了,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

;;;;“有”是对万物的总称,也就是万物都存在了。

;;;;因此天地的“无”并不是什麼都没有,什麼都没有就永远是虚无,也不会生出万物。

;;;;正因为天地的“无”才有了“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天地能够化生万物,成就万物,就在於“无”。

;;;;因为“无”,故有无穷的妙用。但是这无穷的妙用还要具体落实到万物。

;;;;一落实到具体的物,则物物皆有各自之特性,此即“徼”,我们就是通过“有”来观照每一物的特性。

;;;;这句话落实到具体的人生修养,就是说我们不要自己限定了自己,不要只从自己的观点去观看他人,观看万物。

;;;;我们首先要“无”掉自己,没有了自己,才可就每一物的特性而欣赏之,观照之。这就是用“有”来观其徼。

;;;;苏辙《老子解》在注这一句的时候说:“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於众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

;;;;所谓“入於众有而常无”就是说不滞於物,不被每一事物牵引拖累;“体其至无而常有”,就是说不泥於道,不会永远处於“无”,因为永远处於“无”就成了空虚的了,道的“无”还要进一步创生万物。

;;;;因此本章第一句是提出一大道,当然老子没有正面说我的大道是什麼,他只是说我的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

;;;;然后第二句指出道的特点,即道通过“无”“有”化生万物。第三句则是落实到人的修养层面来讲。

;;;;最后第四句则是作一总结。两者,是指“无”和“有”,“同出而异名”,名称虽不相同,但都是从道而来,也就是说都是属於“道”,道既是“无”,也是“有”,道之“无”产生万物,道之“有”成就万物。

;;;;从道的观点看,万物都是玄同混一,根本没有分别,这就是道的奥妙深远。

;;;;只是我们能体会到道的奥妙幽远,也就是进入了众妙之门,即进入了一无边广大的天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