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承德围棋故事> 第六十七章、天元争战(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天元争战(1)(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1991年12月底到1992年元旦,第三届承德市围棋天元战,朱元涛获得冠军。

;;;;正规的围棋棋盘形状为正方形,上书横竖各十九道平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

;;;;其中有九个交叉点用大黑点标识,以方便定位,这九个黑点称之为“星”。

;;;;棋盘正中央的星位被称为“天元”。

;;;;“天元”象征着由众星烘托的“北极星”,又可象征群星竞耀中最光彩夺目的第一明星。

;;;;在我国古籍中,“天元”一词早被引用于《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这里“天元”被理解为:凡超神入化的人物,要了解万物的本源和开始。

;;;;由于“天元”一词具有如此广大高深的寓意,后来的帝王也就乐得将它将作名位称号,例如北朝周宣帝便自称为“天元皇帝”。

;;;;日本圆融天皇也将年号定为“天元”,以示权威显赫无比。

;;;;演变至后来,“天元”也用来指某一领域的“王者”。

;;;;在日本,“天元战”也是著名的七大棋战之一,我国也有同样的围棋比赛——“中国天元战”。

;;;;日本有七大棋战:棋圣、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碁圣(战)。

;;;;世界有七大棋战:应氏杯、富士通杯、三星杯、LG杯、春兰杯、丰田杯、中环杯(只计个人慢棋赛)。

;;;;日本七大棋战中,有大三冠,曰棋圣、名人、本因坊。

;;;;世界七大棋战中,似乎可以找到它们的对应者。

;;;;应氏杯大家都说是很有价值的,甚至用围棋奥运会来比喻(老实说,我对于这一点是比较不以为然的),而且四年一回,显得很有身份的样子,可比之于棋圣。

;;;;本因坊战的年代最久。现有的世界赛中,富士通杯的年代也最久,不妨比之于本因坊。

;;;;而且本因坊是日本独有的,用日本的杯名来比照也很妥贴。

;;;;然后就是三星杯、LG杯、春兰杯,谁可比之于名人战?

;;;;三星杯的赛制,是最具创新意识的,也为后来的一些棋战所参考。

;;;;历史、稳定性、独创性长于春兰杯,历届得主的总体实力强于LG杯,且也不像LG杯从没有连霸的情况出现(LG杯的这一特点可真的是有意思,应氏杯虽说也是如此,毕竟人家办赛的次数要少的多),因此可比之于位高权重的名人。

;;;;丰田杯本身人家就叫王座战,因此比之王座,再无不妥。别人也不好意思再去争吧。

;;;;中环杯常常被人指称份量不足,碁圣战也是日本七大棋战中最弱的一项,因此两者有较大的可比性。

;;;;还剩两项。LG杯比之春兰杯,创办要早一些,赛制上也是有经验的多,可比之于十段。

;;;;春兰杯可比之于天元。对春兰杯的主办者和国人来说,这倒也是一个不坏的比照。

;;;;于是两项七大棋战分别找到自己的对应者:

;;;;应氏杯——棋圣(常昊得过应氏杯,也得过棋圣——当然那是中国的棋圣而非日本的棋圣;曹薰铉、刘昌赫、李昌镐,既得过应氏杯,也得过韩国的棋圣)

;;;;三星杯——名人(依田纪基、赵治勋两项都得过;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均得过三星杯,又得过韩国的名人)

;;;;富士通杯——本因坊(二者得兼的有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

;;;;(“大三冠”,正好是中日韩主办的各一个,倒也有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