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科幻小说>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八十二章 信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二章 信息(2 / 2)

;;;;庞学林没有在过渡舱进行过多的停留,而是径直进入了圆柱形的指挥控制舱。

;;;;指挥舱内,指挥控制台的屏幕发出幽蓝的光亮,控制台的前方,是一块用高强度特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巨大舷窗。

;;;;舷窗外星空璀璨,比邻星隐匿在星海深处,肉眼还没办法分别。

;;;;超过三十六万亿公里的距离,除非用专门的舰载光学望远镜观测,否则这颗红矮星对庞学林而言和普通的星星没什么区别。

;;;;目前,方舟一号的速度已经接近光速的十分之一,至少还需要一个月才能靠近比邻星。

;;;;至于那颗早在十年前就释放出去的无人探测器,因为不断减速的原因,估计还要再过个十来年,才能泊入比邻星的公转轨道。

;;;;等到那时,庞学林他们早就离开半人马座a,奔赴天狼星了。

;;;;庞学林在指控台前坐下,说道:“moss,帮我调取过去三十年航行日志以及与地球方面的通讯记录!”

;;;;“明白。”

;;;;很快,庞学林眼前的屏幕上,出现了两个文件夹,一个是航行日志,一个则是通讯记录。

;;;;航行日志主要记录了过去三十年飞船的飞行情况。

;;;;这个数据量极为庞大,庞学林自然不会一条条看下去,而是在moss的辅助下,筛选出了部分航行日志进行浏览。

;;;;航行日志内,不但记录了飞船的整体飞行情况,还有相应的维修情况。

;;;;方舟一号的太阳帆面积高达十万平方公里,在四光年的漫漫征途中,总会遭遇星际尘埃以及可能存在的陨石群。

;;;;虽然纳米镜膜本身的强度很高,但总会出现意外破损情况。

;;;;在航行日志中,就记录了几次由前四位苏醒者执行的维修情况。

;;;;总的来说,方舟一号的状况良好,即便发生过一些意外的碰撞或者损伤,也在系统冗余范围内,基本上没有超出启程时的预料。

;;;;看完航行日志,接下来,庞学林将注意力放在了通信记录上面。

;;;;方舟一号太阳帆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积,使之成为了一个天然的超级天线,也使得方舟一号与地球之间进行超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过去三十年时间,方舟一号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地球上进行一次通讯。

;;;;一开始,这样的通讯时延很短,几小时就能往返传输一次。

;;;;渐渐地,这种通讯开始延长到几天,几个月。

;;;;到现在,地球上的消息发出去以后,至少要等八年时间,才能收到方舟一号的反馈。

;;;;庞学林先是大概查阅了一下官方的通讯信息。

;;;;与航天部门的通信信息乏善可陈。

;;;;大多都是飞船穿越宇宙空间时所记录到的航道信息。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全新的发现。

;;;;比如最重大的发现莫过于方舟一号在穿越柯伊伯带的时候,发现了一颗质量比天王星稍小的冰巨星。

;;;;这颗冰巨星的公转周期超过一千年,距离太阳超过三百个天文单位,被科学界认为是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这让庞学林也有些吃惊。

;;;;所谓的柯伊伯带,最早由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提出,他认为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个由冰物质运行的带状区域,为了纪念柯伊伯的发现,这个区域被命名为“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是围绕太阳的一个甜甜圈形状的冰环,从海王星轨道的30到55au(天文单位)处延伸。最远可以达到一千个天文单位以上。

;;;;柯伊伯带内有成千上万个大于100公里的冰体,估计有一万亿颗或更多的彗星,短周期彗星大多起源于柯伊伯带。

;;;;科学家此前就发现,柯伊伯带那一些天体的运转轨道与计算不符,由此猜测,在柯伊伯带内部存在一个大引力天体,从而影响了柯伊伯带内部分天体的运转轨道……

;;;;方舟一号的这次发现,算是有了实锤。

;;;;除了在柯伊伯带的这一大发现外,方舟一号还大概测算出了太阳系奥尔特星云的直径。

;;;;也让人类天文学家对于太阳系的起源、演化等过程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