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科幻小说>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七十九章 恒星际飞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九章 恒星际飞船(2 / 2)

;;;;陆海好奇道:“庞先生,你准备做什么事?”

;;;;庞学林笑了笑,说道:“陆教授,你有听说过中国太阳工程吗?”

;;;;“中国太阳?”

;;;;陆海眉头微微一皱,不解地看着庞学林。

;;;;庞学林说道:“中国太阳工程,是不久前航天界提出的一个项目,目的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空,建造一个一个面积达30000平方公里的反射镜,它在36000公里高的同步轨道上向地球反射阳光,在地面看上去,天空中像多了个太阳。这个人造太阳可以以多种方式影响天气,比如通过改变大气的热平衡来影响大气环流、增加海洋蒸发量、移动锋面等等,这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其实,轨道反射镜只是中国太阳工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大气运动模型,它运行在许多台超级计算机上,精确地模拟出某一区域大气的运动状态,然后找准一个关键点,用人造太阳的热量施加影响,就会产生出巨大的效应,足以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改变目标区域的气候……”

;;;;陆海眼睛渐渐变得溜圆,有些不可思议道:“庞先生,您……您的意思是,我的这个材料,可以用作中国太阳工程的主体镜面反射材料?”

;;;;庞学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推荐你成为中国太阳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这个项目的投资总预算为五千亿美金,国家方面出资一千亿,剩下的四千亿由星环科技筹资解决,星环航天将作为该项目的主承包商和主建造商,我们将会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利用他们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以及航天飞机为这个项目提供运力支持!而你的纳米镜膜材料,将会是中国太阳工程最合适的一种材料!另外,星环航天还将在此基础上运行一个全新的项目。”

;;;;“什么项目?”

;;;;陆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庞学林。

;;;;庞学林微微一笑,说道:“我准备将中国太阳的科技成果,用于建造一艘恒星际探测飞船,利用太阳风产生的光压驱动飞船前进,探索系外恒星!这些年,我通过金融资本运作以及互联网产业赚到的钱大概有两千多亿美金,大部分都投到这个项目中去了!”

;;;;陆海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外界虽然不知道庞学林到底有多少钱,但像《财富》、福布斯等都曾经评估过庞学林的资产。

;;;;基本上预测都在一千亿美金左右。

;;;;这可是庞学林名下公司的总资产。

;;;;现在庞学林告诉自己什么?

;;;;这些年,他赚了超过两千多亿美金,全部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竟然还没对他名下的公司产生影响。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这种想法只在陆海脑海里停留了一瞬间,陆海很快被庞学林提出的恒星际飞船给吸引住了。

;;;;陆海皱眉道:“庞先生,你的意思是,把中国太阳作为一个太阳帆船?从理论上说是没问题的,反射镜的主体薄而轻,面积巨大,经过长期的光压加速,理论上它会成为人类迄今发射过的速度最快的航天器。但这也只是就理论而言,实际情况是,一艘船只有帆并不能远航,它上面还要有人,一艘无人的帆船只能在海上来回打转,连港口都驶不出去,记得史蒂文森的《金银岛》里对此有生动的描述。要想借助光压远航并返回,反射镜需要精确而复杂的姿态控制,而中国太阳是为在地球轨道上运行而设计的,离开了人的操作,它自己只能沿着无规则的航线瞎飘一气,而且飘不了太远。”

;;;;庞学林微微一笑,说道:“不错,但它上面会有人的,我来驾驶它。当然,一个人是不够的,所以我的妻子,还有十五到二十位志愿者,将会成为这艘飞船的船员!”

;;;;陆海皱眉道:“庞先生,这完全不可行。就算飞船借助太阳的光压,最终将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考虑到加速所用的时间,大约需45年时间到达比邻星。然后再借助比邻星的光压减速,完成对半人马座三星系统的探测后,再向相反的方向加速,再用几十年时间返回太阳系。听起来是个美妙的计划,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你想错了,到达比邻星后中国太阳不减速,以每秒三万多公里的速度掠过它,并借助它的光压再次加速,飞向天狼星。如果有可能,我们还会继续蛙跳,飞向第三颗恒星、第四颗……我们只需要一套生命低温冬眠系统和足够二十人使用的生态循环系统。在航行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处于冬眠状态,只在接近恒星时才启动生态循环系统,按目前的技术,这足以维持我们在宇宙中航行上千年。当然,这两套系统的价格也不低,但与人类第一次恒星际载人探测比起来,它所需资金只有其千分之一。”

;;;;陆海咽了下口水,忽然有种不知该说些什么的感觉。

;;;;好半晌,他才问道:“庞先生,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请说!”

;;;;陆海道:“庞先生,这几乎是一个必死的旅程,你为什么一心要推动这样一个项目,毕竟像这种恒星际探测工程,完全可以交给我们的后人去做。而且你们一旦触发,就肯定没办法回来了。”

;;;;庞学林笑了笑,说道:“你想听哪个版本的理由,理想主义版本和现实主义版本。”

;;;;“理想主义版本是什么?现实主义版本又是什么?”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