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143章 慨当以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慨当以慷(2 / 2)

;;;;马风连忙扶了扶领带结,正襟危坐:“您尽管说。”

;;;;顾鲲便伸出两根手指头:“孙正意说两千万美金要你40%股份,我就只出一千万美金,要你20%好了——其实细算下来,我一千万占20%,比孙正意给你的又优惠了两成,本来一千万是应该占25%的嘛。

;;;;不过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我看好你的人品,愿意再追加一个两到三年内的跟投承诺。因为你眼下并不需要太多钱,2000万美元对你来说,三年都烧不完。

;;;;我一下子给你太多钱,说不定反而消磨了你的斗志。同时你万一做得超出预期、成绩单出奇地好,而股份却被稀释掉太多,你就会没有动力,觉得是在给大股东打工。

;;;;既然如此,你拿了我这个一千万美元先去干两年,如果花得慢,没花完,那就先干三年。等钱花得差不多了、你生意做成啥样了、发展了多少倍,到时候缺钱再来找我。我们按照到时候的重新估值,仔细核算,再次给你追投,我保证追投也绝不低于一千万,只要你开口,我一定给。只不过,你要是做得不上道,两三年后再来找我的时候,公司估值连现在都不如,那你就要自己反省了。”

;;;;孙正意的两千万占四成,是建立在“假设阿狸巴巴目前的生意值三千万美金”的基础上的,注入两千万后总股本五千万,才是四成。

;;;;而顾鲲只注入一千万的话,注后总股本也就从三千涨到四千万,那么一千万是应该在四千万总股本里占25%的,而不是20%,所以顾鲲才说他的单价比孙正意优惠了两成。

;;;;马风对财务反应比较慢,还在琢磨顾鲲的深意,倒是蔡重信立刻意识到顾鲲这是非常慷慨的。

;;;;除了上述的价位问题之外,那些对自己很有信心的初创者,最怕的就是自己事业还不够大的时候,明明用不掉很多钱,投资人却硬要塞一大堆钱把股份稀释得很薄。

;;;;相反,只有那些就是想圈一票钱跑路的创业者,才会希望早期投资就多多益善,反正也没打算真心把公司开好。

;;;;站在马风的角度,孙正意的钱如今他确实是需要的,但不需要一下子那么多。所有合伙人都在幻想着咬咬牙再发展两年、再拿后续大笔的投资,说不定估值能高好几倍、到时候要付出的股权也能少很多,哪用得着现在为了两千万美金就直接让40%股权呢。

;;;;尤其是目前互联网狂热正在风口上,业内最吸引眼球的案例,都是“过个一年多直接加个零甩给下家”的操作,跟电影《大腕》儿里演的那样。

;;;;没人会想到未来泡沫破裂了是啥样,大家脑子里都没泡沫这根弦。

;;;;然而对于顾鲲来说,他是无所谓的。

;;;;反正所有的互联网公司,98年的估值和2000年的估值相比,肯定是2000年要高很多。

;;;;但是,98年跟2001年、02年相比,或许就差不多了。泡沫刺破之后,各个公司都有一个回归理性的过程。包括后世盈科数码把腾云的股份瞅准时机贱卖了套现,也是那两年里发生的事儿。

;;;;如今已经是98年12月了,如果撑一年半,到2000年上半年马风再来找他的话,阿狸或许在高位。但只要多拖半年,拖到2000年底来,泡沫就已经萎靡了,

;;;;何不白白展现一下自己的慷慨、自己与孙正意人品上的不同呢?

;;;;顾鲲倒不是为了几千万美金的差价,关键是他希望让创始人团队跟他一条心,将来别玩心眼。

;;;;孙正意那样搞,创始人团队是不会跟他一条心的,将来会不停想办法整股权置换、稀释、换壳……一大堆骚操作。

;;;;还不如现在就亮姿态震慑敲打一下,寒冬期钱不够再来问顾鲲要时,顾鲲还好多扮演一次雪中送炭的救世主形象。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这不是显得我们不愿意与投资人充分分享公司发展最快速的那段成长期的红利了么……”蔡重信想到美处,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马风也是到了这一刻,才察言观色彻底回过味儿来,知道顾鲲的提议他是占便宜的,也连忙委婉道谢。

;;;;顾鲲大度地摆摆手:“不必了,这没什么,其实我是因为太忙,没空仔细考察你们这样的小公司——

;;;;我昨天刚吩咐黑石基金的梁总裁,找渣打银行的人用银行股份置换了一批他们持有的转股债,是意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