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问大道(1 / 2)

这是一个梦吗?不!梦中的意识怎会如此清晰?

悟空忽然想起,现在的状态,竟然似曾相识!是的,他想起来了,自己初生之时,第一次进入水帘洞闻道时,便是这种奇妙的感受,只是,那时有燃灯在耳边传道,现在却并无半点声响。

便在此时,忽然有一个声音响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什么?仍是《道德经》!

悟空听到这个声音,心中既惊且喜,这个声音……不是燃灯,也不是那个天外之人,居然是……自己?不错,就是自己的声音,从一个玄妙的空间传来,一句一句传到自己耳中,字字入心!

悟空已不及细想这到底是为何,这道经的词句如潮水般袭来,充盈着他的内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者寿!何为死,乃肉体之不存,何为亡,乃精神之所失!照如此说法,如燃灯,仅为身死,其实未亡。燃灯之佛法要义,仍有弥勒一脉相传,广播天下,听完这句话,悟空心中大为欣慰。

又有传道声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句甚是难解,悟空想了一会儿才明白,大致意思便是,心灵的静寂达到了极点,且坚守不变,万物才得以蓬勃生长,而万物纷纷芸芸归于本根,那本根其实便是无边的静寂,静寂,不是消亡,而是复归到生命的本质中去也!

不知为何,说完了这句道经,那声音再不响起,仿佛刻意要给悟空时间思索一样。悟空念及自身,此刻可不就是静了,静到六识不在,静到造化一脉都无法感知,静到只知有我,不知天地万物。

这便是静寂到了极点吗?是不是混沌之中,便是这般模样呢?

混沌!脑中忽然蹦出了这个词来,悟空忽然意识到,曾听说过,阴阳境界之上,便是混沌的状态,混沌,即为无极,那是比太极更加元始而终极的状态。

但是,混沌乃是天地开辟之初,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说,都无极无穷,自己这个状态,不知要沉寂多久呢。

真是可笑,自己稀里糊涂,竟然修到了这般境界,却连半点准备都没有,早知如此,先将天地间许多大事做完再来,那才是正道。但现在悟空却一丝都动弹不得,仿佛手脚都不听自己使唤了,只有意识还能在这丹田之中观察入微。

此刻,那声音又响起:“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这段经文甚是难懂,悟空也只听懂了“知其白,守其黑”这一句。阴阳双鱼中,便有黑白之分,这黑白,在老君善恶界中划得分明,黑者为恶,白者为善,若是按照字面理解,知其善,守其恶?这是哪门子道理?

不对,《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字,暗含大道,岂能如此简单?世间凡事皆有两面,非止善恶,还有如真伪、如美丑、如高低、如进退、如明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