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五百五十六章 逐步接近巅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六章 逐步接近巅峰(1 / 2)

九月中旬。

作为临时性政治同盟,现在王拱辰暂时和王雱穿一条裤子,于是王拱辰唆使曾经的老部下御史、检举司马光在舒州时候的种种错误,说司马光因为执政疏漏造成舒州城上百无辜平民死亡。

政治就这点事,当时那个事件司马光有错但无罪,他也在确认后尽力的补救了。但作为知州他在现场,那么理论上舒州发生了、他怎么都难辞其咎的,何况还涉及了他那个叛逃去西夏的侄子司马小花。

在当年这个事件是冷处理,并没把司马光怎么样,但现在有政治需要,王拱辰就指示门生把这事翻出来炒冷饭。

不说能把司马光怎么样,但既然有人捅出来了,他暂时停止履行职务、去御史台解释清楚是必须的。御史中丞欧阳修是不主张这样搞的,但老欧阳也并不完全代表御史台。还是当时大雱说的那个道理,王拱辰的能耐仍旧很大,欧阳修治下的官僚机构要“照章办事”的时候,欧阳修这种在乎名节的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于是借助王拱辰和王雱的发难,九月下旬的一次朝会,韩琦借机开炮,提出了:把大部分外交治权收归枢府的举措。

更诡异的,难得有精力参加一次朝会的赵祯,支持了韩琦的提议。

那么相当于礼部被阉割做太监了,礼部其他业务暂时还没有动静,不过原本归属于中书门下的“外交权”被韩琦拿到了。

因为在福康劈腿一事上,司马光把老赵给彻底惹毛了。又处于老赵最像龙傲天的时机,加上有先例,所以赵祯当然借机下达圣旨:剥夺礼部之外交权,归属于枢府。

与此同时枢府建制升半级,正式和中书门下平级了。

这算是一次大宋的较大政治改革,意味着大宋没有首相了,或者说现在韩琦和富弼都同时是都大宋的首相。

这除了代表赵祯于迟暮之际对中书门下的不满外,也代表回归本源,这是有先例的。譬如辽国的外交权就是归属于北府枢密院,此外大宋历史上也有过一段岁月,外交权限是归属枢密院而不是礼部。

说白了这只算是业务的调整。在曾经外交权归属枢密院时期,理论上中书也是宰,枢密是相。只又因这些时期大多数时候,平章事和枢密使是一人身兼两职,所以关于治权的归属并不太重要。

在大宋这种事经常发生,例子实在太多,譬如前阵子工部一会归属中书,一会又归属三司。又譬如大理寺这个最高法院,治权一会归中书,一会归御史台,现在则是两个爹一起管理。

群牧司也一样,一会属于中书,一会又属于枢密院,看当时的政治需要。

再譬如农业口一会归属工部,一会归属户部,一会是独立机构司农寺。最后干脆分成了几块,连兵部也都自有一部分耕地治权。

所以现在大宋的政治过渡到了新形势,礼部仍在,不过治权被皇帝和韩琦削弱了,外交业务划拨了枢密院。但礼部外交口的人韩琦一个都不要,只是把管辖权移交就行。

而这个外交口管辖权,现在韩琦交给了枢密都承旨王雱。所以法理上,外交口的事现在是王雱负责,只不过办公在北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