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进入(2 / 2)

这场生物隔离行动有一半重点是新闻封锁。c·j·彼得斯对《华盛顿邮报》的评论经过蓄意设计,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局势已受控制、一切安全和其实很无聊的印象。c.j.明白局势有多么危急,但只要他愿意,就能表现得非常圆滑,他对记者用上了最友好的声音,在电话里保证说不存在什么问题,仅仅是每天都能见到的技术小困难而已。记者不知怎的得出结论,以为“出于预防起见,这些动物已被销毁”。但实际上,噩梦的源头、派遣小组进场的原因就是它们还没有被销毁。

想知道这次行动是否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尝试。彼得斯认为,坐视病毒在猴群中蔓延会构成更大的危险。那幢楼里有五百只猴子,体重共计三吨左右——就好比核心正在熔毁的核反应堆。猴群核心起火,病毒将以可怕的速度倍增。

凌晨五点,c.j.爬上研究所的装卸台。他将和这帮人一起去猴舍,看着杰瑞的小组进入高危区域,然后回研究所应付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

六点半,他下令出发,车队驶出德特里克堡的正门,向南朝波托马克河而去。车队里全是普通车辆:军官的家庭轿车,军官穿平民服装,怎么看都是通勤上班族。车队末尾是两辆无标记的军用车辆。一辆是补给货车,另一辆是白色救护车——4级生物隔离的救护车,里面是陆军的医护疏散小组和俗称“气泡担架”的生物隔离舱。这是一副战地担架,用透明塑料制成的生物隔离气泡包裹。假如有谁被猴子咬伤,就必须进入气泡,然后转送到监狱隔离。补给货车是无标记的白色冷藏厢式卡车,用来存放猴尸和血样试管。

队伍里没人穿制服,只有救护车小组的几名成员穿迷彩服。车队在岩石角过波托马克河,开上利斯堡公路时恰逢高峰时刻。车流拥挤得前车挨后车,军官们有点丧气。他们和暴躁的通勤族争斗一路,花了两个小时才赶到猴舍。车队终于开进办公园区,这会儿园区已经满是上班族了。补给货车和救护车从侧面经过猴舍,停在大楼背后的草坪上,远离人们的视线。大楼后侧是一面砖墙,有几扇狭窄的窗户和一扇玻璃门。这扇玻璃门就是他们的进入点。他们把补给货车停在门口。

大楼背后的草坪边缘是从山坡延伸下来的灌木和树丛,再过去是日托中心的操场。他们能听见孩童的喊叫声,隔着灌木丛能看见裹得严严实实的四岁孩童在荡秋千和绕着玩具屋乱跑。行动地点附近有孩子。

杰瑞·杰克斯在看大楼平面图。他和吉恩·约翰逊决定让队员进大楼再穿防护服,而不是就在草坪上穿,就算新闻报道组来了也没东西可拍。他们穿过进入点那扇门,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储藏间。这里是整备室。隔着煤渣砖的墙壁,他们能听见微弱的猴子叫声。不存在猴舍里还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第一个进去的将是杰瑞·杰克斯,他打前锋。他决定带上手下的一名军官:戴过绿色贝雷帽 的马克·海因斯上尉。他个头矮小,性格认真,身体结实,接受过绿色贝雷帽的潜水训练。他曾经身穿潜水器材,在夜里从飞机上跳进公海。(“我得跟你说清楚,”海因斯这么对我说,“我潜水可不是像平民那样是为了找乐子。我潜水的地点主要在中东。”)海因斯上尉不是穿上密封防护服会犯幽闭恐惧症和恐慌发作的那种人。另外一点优势在于海因斯上尉是兽医,他了解猴类。

杰克斯和海因斯爬上补给货车,在后门拉起塑料帘布以保护隐私。他们脱光衣服,冷得瑟瑟发抖。他们穿上外科手术服,走过草坪,推开玻璃门,进入储藏间-整备区,陆军的后勤小组(也就是救护车上的那组人,由伊丽莎白·希尔上尉带领),帮他们穿上密封防护服。杰瑞和海因斯上尉对战地生物防护服都一无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