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雷斯顿(1 / 1)

1989年10月4日,星期三

弗吉尼亚州的雷斯顿位于华盛顿特区以西约十英里处,紧邻环形公路,是个繁华的好社区。时值秋季,西风吹得天空分外晴朗,从雷斯顿的办公楼高层能看见华盛顿纪念碑的米色尖顶,纪念碑位于国家广场的中央,再过去就是国会大厦的圆顶。雷斯顿是全美首批规划的市郊居住区之一,象征着美国对合理设计和繁荣市郊的信念。这里拥有和缓的弯曲街道,穿梭于风景如画的街区之间,失序和混乱不见踪影,也无处藏身。雷斯顿人口近年来稳步增长,高科技企业和蓝筹股咨询公司纷纷进驻办公园地,玻璃墙壁的高楼在1980年代像水晶似的生长起来。在这些水晶出现之前,雷斯顿被农田包围,小城现在仍旧有不少草场。到了春天,草场上会绽放出灿若天河的黄色芥子花,知更鸟和打谷鸟在郁金香和白蜡树上欢唱。

小镇提供了昂贵而优美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学校、公园、高尔夫球场和优质的儿童日托服务。雷斯顿有几个湖泊是以美国博物学家命名的(梭罗湖、奥杜邦湖),周围是面向湖水的住宅。雷斯顿在华盛顿市区的快速通勤范围之内。沿着连接城区交通的利斯堡收费公路,兴建起了供高级经理人居住的房屋,半月形的车道上停着奔驰轿车。雷斯顿曾经是个乡村小城,不愿被抹去的田园过往仍在抗争,就像拒绝被钉下去的一枚铁钉。在高级住宅之间,你偶尔能看见一些平房,硬纸板填补破损的窗户,皮卡车停在侧面院子里。到了秋天,摊贩会在利斯堡收费公路旁出售南瓜。

离利斯堡收费公路不远,有个小型办公园区。它修建于1960年代,没有玻璃外墙,也不如新园区时髦,但干净而整洁,已经存在了很久,足以让悬铃木和香枫树长得高大,用林荫覆盖草坪。马路对面,麦当劳快餐店里满是中午来吃饭的员工。1989年秋天,一家名叫黑泽尔顿研究制品的公司将园区内的一幢单层办公楼用作猴舍。黑泽尔顿研究制品是康宁公司的子公司。康宁公司的黑泽尔顿分部负责进口和销售实验用的动物。黑泽尔顿猴舍的对外名称是雷斯顿灵长类动物检疫隔离中心。

每年约有一万六千只野生猴子从热带地区进口至美国。进口的猴子必须隔离检疫一个月,然后才能运往美国各处。这是为了防止能杀死其他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的传染性疾病的蔓延。

兽医学博士丹·达尔加德是雷斯顿灵长类动物检疫隔离中心的顾问兽医。要是有猴子生病,需要医治,打个电话他就会上门。他的正职是黑泽尔顿华盛顿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这家公司同属康宁集团旗下,总部在利斯堡公路旁的弗吉尼亚州维也纳市,离雷斯顿的猴舍不远,所以每次有需要,他很容易就可以驱车赶到。达尔加德的个头很高,五十来岁,戴金属框眼镜,眼睛是浅蓝色,举止有些腼腆,说话带点他在得州念兽医学校时学到的柔和拖腔。他在办公室一般穿灰色商务正装,和动物打交道就换上白大褂。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兽医学家,专精于灵长类的科学饲养,享有国际声誉。他个性沉静而平和,喜欢做白日梦;他经常会望着办公室窗外发呆,想想这个,想想那个。到了晚上和周末,他就沉迷于修理古董钟表的嗜好之中。他喜欢用双手修理东西,这让他感觉平和、沉静和超脱尘世,他对卡住的钟表充满耐心。他有时候甚至很想离开兽医学领域,全身心投身于钟表修理事业。

1989年10月4日星期三,黑泽尔顿研究制品公司收到了从菲律宾发来的一百只野生猴子。这批货的发运方是费莱特养殖场,一家离马尼拉不远的猴类动物批发机构。猴子捕自棉兰老岛近海岸的热带雨林,用小船送到费莱特养殖场,塞进称之为“群笼”的大型铁笼,公猴时常打斗流血,甚至杀死对手。接下来,猴子被装进木箱,用特别改装的货机空运至阿姆斯特丹,然后转运到纽约。到达肯尼迪国际机场后,再用卡车沿东海岸公路送到雷斯顿猴舍。

这一批送来的是食蟹猴,这个物种栖息在东南亚的河流沿岸和红树林沼泽地带。食蟹猴分布广泛,价格低廉,容易捕捉,因此是常见的实验动物。它们的弯曲长尾仿佛鞭子,胸口毛色发白,背部呈米色。食蟹猴属于猕猴,又称长尾猕猴。它们的突出口鼻部类似犬类,鼻孔张大,犬齿异常锐利,能像利刃似的轻易撕开皮肉。它们的皮肤是偏粉红的灰色,近似于白人。它们的手很像人类,有大拇指和灵巧的手指,也长有指甲。雌性的胸部有两个乳房,乳头呈浅粉色,与人类乳房相似得惊人。

食蟹猴不喜欢人类。它们与居住在雨林的人类是竞争关系。它们喜欢蔬菜,尤其是茄子,喜欢洗劫农民种植的作物。食蟹猴集体活动,在树枝之间翻着跟斗跳跃,发出“喀拉!喀拉”的叫声。它们很清楚一旦洗劫了茄子田,就很可能会被农民找上门来,农民会拿着霰弹枪四处寻找它们,所以必须时刻做好逃进雨林深处的准备。它们看见枪支就会警觉地大叫“喀拉!喀拉!喀拉”。有些地方因为这个叫声,干脆就称它们为喀拉猴,亚洲雨林的大多数居民认为它们是害兽。白天结束,夜晚降临,猴群会在没有叶子的枯树上睡觉。这是猴群的大本营。猴子喜欢睡在枯树上,这样就可以看见所有方向的动静了,随时警惕人类和其他捕食者。这棵树通常伸出在河流上方,方便它们在树枝上排泄,不至于污染地面。

日出时分,猴群逐渐醒来,你能听见它们向阳光打招呼的叫声。母亲召唤孩子,让它们在树枝上排好队;猴群出发,在树枝间腾跃,寻找水果。它们什么都吃,除了蔬菜和水果,也吃昆虫、野草和树根,还会咀嚼吞咽小块黏土,多半是为了获取盐分和矿物质。它们尤其爱吃螃蟹。吃螃蟹的劲头上来了,猴群就前往红树林沼泽大快朵颐。它们从树上下来,守在水里的螃蟹洞旁边。螃蟹爬出洞穴,猴子一把将它捞出来。猴子有办法对付螃蟹的大钳。螃蟹爬出洞口的时候,猴子会从背后抓住它,撕掉钳子扔掉,享用剩下的部分。有时候猴子的动作不够快,螃蟹会钳住猴子的手指,猴子就会尖叫着摆动手臂,在水里上蹿下跳,想甩掉螃蟹。只要听见沼泽地传来食蟹猴遇到难题时的尖叫,你就知道它们又在捕食螃蟹了。

猴群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统领者是个头最大、攻击性最强的雄猴。它通过瞪视控制其他成员。要是属下胆敢挑战,它就会瞪得它们屈服。要是人类瞪着笼子里的猴王看,猴王就会冲到笼子前面回瞪,会怒不可遏地撞击栏杆,企图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