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汉贼> 第366章 揽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6章 揽权(1 / 2)

未央殿,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位台阶下,歪歪斜斜躺着两颗血淋淋的头颅,一个,是曾经大汉国第一权臣董卓,一个,是其侄,执长安兵权的中军校尉董璜。

王允蓦然立起,大喝一声好,春风满面,欣喜非常,参与行动的朝臣亦纷纷拍手称快,一些公卿如太尉马日磾、司空淳于嘉者,不明就里,沉默以对,显然对突如其来的结果还有些不能接受。而那些平日间阿附董卓者则惶恐不安,他们,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下场,轻者贬为平民,下狱死,乃至满门抄斩,不出此三者。

诸臣百般模样,独独无人垂怜董卓之死。不,有一人,左中郎将蔡邕轻轻一叹。

蔡邕叹声虽轻,却与大殿内的气氛迥然不同,为王允所察,只见王允脸色骤然一沉,责备道:“董卓,国之大贼,杀主残臣,天地所不佑,人神所同疾。中郎为天子之臣,世受汉恩,国主危难,不曾倒戈,今董卓受天诛之惩罚,而君嗟痛,何也?”

“……”蔡邕无言以对。他何尝不知董卓之恶,然他一生蹉跎,为阉人所害,绝仕十余载,年近六旬之际,正当以为自己一身抱负无处施展,终老家乡,是董卓,将他招入京中,授予高位,给予重权,可谓对他知遇之恩。今董卓暴亡,他为其叹息一声,终不为过,即使得罪王允、诸公卿,亦不悔也。

王允面部阴晴不定,董卓既死,合他掌权,有心拿蔡邕立威,只是蔡邕其人才学甚高,名传四海,更兼其婿骠骑将军盖俊雄踞北疆,带甲十余万,威势更在董卓之上,而今董卓余党尚未根除,冒然得罪盖俊,甚为不智。不过王允性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要他就这么轻轻的放下,委实很难,就当他进退不得时,太尉马日磾、司空淳于嘉等人做起和事老,王允冷哼一声,借坡下驴。

右中郎将皇甫祚、越骑校尉王欣、骑都尉李肃、张辽相继归来,几人见殿内气氛有些诡异,颇为不解,以目视吕布,寻求答案,吕布轻轻摇了摇头,不作解释。几人也不再继续纠缠,都是为董贼之死而高兴。

王允深得董卓信任,以司徒领尚书令,平日就主持公卿议会,现在,作为诛杀董卓的策划人,他当仁不让走出来,领袖群伦。当然了,表面上还是要显示一下谦恭,假意以太尉马日磾,学为儒宗,海内所敬,请其以太尉录尚书事,执掌国朝。

马日磾自然是推迟了,他无功无禄,岂敢受命。

王允又荐淳于嘉,后者同样拒绝。

至此,有亲王允者出列,以王允独揽除贼首功,请为录尚书事。录者,总领也,总领尚书台,总领朝政,此职一般多出现在天子尚幼,不能亲政,为国君辅佐。

王允受命后,目光转向御史中丞皇甫嵩,皇甫嵩在此役功劳显著,而且后面还有很多用得着他的地方,比如招降董卓余党,不可不厚赏。大汉国四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者为祸乱之源,不宜授予,而并州牧盖俊、冀州牧袁绍分别兼任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亦不可置换,乃以皇甫嵩为卫将军。

但王允非常忌惮皇甫嵩,毕竟,他在关西有着极高的威望,唯恐他成为第二个董卓,便想分其权势,四将军之下,有前后左右将军,王允又以朱儁为左将军。

王允最放心的还是吕布,两人同乡,相识数载,交情匪浅,知吕布非是有大志之人,以其亲斩董卓,堪为首功,拜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说实话,受权之重,远迈左将军朱儁,甚至比之卫将军皇甫嵩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一刻还是一名无权无势的中郎将,转眼间就站在了大汉国政坛的巅峰,吕布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而皇甫嵩、朱儁则相视一眼,默默无语。

勿提城外董旻数万大军,摆在王允及公卿面前的,有两件迫切之事,一是整合宫内禁军,二是解决长安城内数千董军步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