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汉贼> 第185章 凉州风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凉州风再起(1 / 2)

耿鄙今年三十余岁,正值盛年,亦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年纪。他的远祖耿弇,二十一岁投奔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二十三岁拜为大将军,天下百郡他平定四十有六,破城超过三百,一生征战未尝挫折,堪比国初韩信。光武帝是古今排的上号的明君,国家安定后收回耿弇大将军印绶,原因是不希望他为淮阴,君臣得以相安无事。耿氏一族除耿弇外,父耿况、弟耿舒,侄耿秉、耿夔、耿恭皆时之名将,遂成天下第一流门阀。

耿鄙不敢和祖辈们相比,但他有祖辈之志,好谈兵,每谈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朝野无人能与其辩论片刻,皇帝刘宏被其言语打动,乃拜为凉州刺史,命他进讨金城叛军。

耿鄙初来乍到,本没有马上动兵的想法,不过汉阳太守傅燮、北地太守盖俊皆招羌胡、流民屯田,或数万或数十万,今年年景不错,粮草无忧,遂动了出兵的心思。

六郡两万五千步卒、五千骑兵,外加上万汉阳羌胡骑兵集结完毕,就等程球回来,便要出发。不几日见程球愁眉苦脸归来,耿鄙暗叫不妙,问及讨到多少粮草,前者呐呐回道五万石,耿鄙勃然大怒,他用了这么多心思就换回五万石粮?当天亲自书信于盖俊,言辞激烈,威胁二十万石一升不能少,若再有推脱,定然参他一本。当今刺史权利很大,但有弹劾,少有失手。

盖俊会惧怕他?心道我辛辛苦苦种的田凭什么白给你。又送三万石粮打发了信使。

耿鄙怒不可遏,咬牙参了盖俊一本,盖俊上书喊冤,说今年是屯田第一年,他只收上来这么多,并言如抽取过狠,恐数十万羌胡造反,到时后果不堪设想云云。

盖俊这次是铁了心和耿鄙杠上了,不管谁来书信,包括老师、父亲在内,一概用首年屯田,没有收获婉言拒绝,明面喊冤,暗里哭穷,大半个秋天就在互相扯皮中过去了。

耿鄙深知刺史震服不住太守,就会寸步难行,发誓要和盖俊周旋到底,然而这时凉州形势大变,一直表现得很安静的金城叛军忽然先下手,南下进围陇西郡,据称有十余万众。耿鄙听说后,脸色顿时像吃了大便一样难看,他还没去找叛军的麻烦,叛军居然送上门来,马上率汉胡大军四万动身前往陇西。

傅燮对此战很悲观,耿鄙也就是个赵括之流,程球则是贪婪无耻之徒,在这两个人带领下,凶猛的狮子也会退化成软弱的绵羊,虽知希望不大,还是忍不住劝道:“使君执政日短,百姓不知教化,麾下大军来自各地,未经训练,互相没有默契,让他们去陇西与敌野战,必会生出危险。不如在汉阳严阵以待,等太尉兵至,合力讨伐。”

耿鄙不听,傅燮暗自叹气,汉阳的兵卒皆被耿鄙带走,冀县城中只余数百兵卒,只能默默祈祷上苍,期盼汉军胜利,即使几率渺茫得可怜。

金城叛军十余万那是夸张之语,十万则近矣。耿鄙聚集六郡汉胡四五万大军对金城方面造成的压力太大了,毕竟双方相距仅八百里。韩遂心知如让汉军杀进来,一盘散沙的凉州军必然危矣,终是下定决心,快刀斩乱麻处理掉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以势压服陇西盗寇首领宋建,稍稍整合诸军,开拔南下陇西,以攻代守。其实也谈不上攻,陇西太守李相如是金城人很多人知道,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和韩遂是八拜之交。大兵方一临境,李相如马上投入到金城叛军怀抱。

“大兄……”

望着年余未见的结义兄弟,韩遂苦苦一笑,内心纠结,他志在除阉,却让李相如买通阉人出为陇西太守。“伯允说得对,或许我真的变了……不过我只承认我变的是方法、手段,我的心,没变,我的志向,仍旧如一……”

李相如堪满四旬,身量中等,方面大耳,甚为俊伟。和他一起来见韩遂的还有两位新加入到团体的凉州名士,汉阳人王国,陇西人黄衍。

王国四十余岁,身材微胖,面貌柔和,看上去就像一个富家翁,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王国少时为汉阳县吏,举孝廉,不行,后辞职在家教书,有弟子数百人,名闻凉州。黄衍与王国年龄相仿,身长七尺余,五官齐整,美胡须,仕途通畅,累官至酒泉太守,可以说是叛军中成就最高者之一,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叛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